新能源自燃原因?
新能源自燃的原因是复杂的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首先,新能源车辆的电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,电池质量不过关或者使用寿命过长会出现自燃等安全问题;其次,新能源车辆使用过程中,电池受到过度充放电、温度过高等操作不当或者外界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自燃;此外,充电器等充电设备的安全性能存在问题也有可能引起自燃。
要减少新能源车辆自燃的可能性,需要提高电池质量和安全性能,加强充电设备的安全监管和管理,并提升车主的相关使用和维护知识水平。
1、电池热失控:因为电池正极材料本身的化学特性太过活泼,因此,一旦电池温度过高或充电电压过高时,会引发很多潜在的放热副反应,这些热量如果得不到疏散,就会引起电池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,最后就会发生热失控。需要更换正极材料化学特性不活泼的电池。
2、操作失误:如果车主没有按说明书上的方***确操作则有可能会发生自燃***,使用充电桩之前,要确保其是否处于锁止的状态。
3、电池损坏:在行驶过程中车主有可能磕碰到了底盘,从而造成电池的损坏泄露导致自燃。但另一方面车企也有责任,很多车型的底盘设计没有考虑到对电池的保护以及磕碰问题。需要维修或更换电池。
4、电路老化:由于车内环境恶劣,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都会磨损,电线也容易因长期暴露在高温高热环境下而损坏漏电,一旦遇到外界的高温烘烤,很容易导致车辆自燃。建议车主在天气炎热时尽量将车辆停放在室内停车场,避免直接暴露在高温下;还要定期检查车内的电子元件和电路,及时修复损坏和保护不到位的地方,防止更严重的事故发生。
5、电池穿刺:这也是最常见的物理方式,比如说我们将一个三毫米的钢针插入电池内部当中,电池的正负极直接短路热失控速度超快,几乎瞬间就会对外迸发出火焰,导致汽车电池燃烧爆炸。需要更换电池。
6、电池内部短路与锂晶枝:短路我们可以说是相当好理解,那就是单体电池的正负极之间短缺了,相当于***的行为,当然***也分为两种***。快速***和慢速***。穿刺相当于快速***,锂晶枝则相当于慢速***。其实,锂晶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,降容对他来说是最小的事,但是这些锂枝晶还会刺破电池SEI隔膜,内部状态被打破,出现短路现象,出现大爆炸。需要更换电池。
7、电池快充:其实快充之所以快,这就是强行使锂离子从正极赶往负极,快充会影响SEI的稳定性,还会在短时间内带来比较大的发热量,发热也不均匀,很容易发生爆炸。建议车主平时尽量使用慢充充电。
8、电池过充电:在充电过程当中,Li+从正极化合物脱出,这就使得正极始终处于高电位的贫锂态,负极处于低电位的富锂态,电荷无法达到平衡,这也导致电池内部结构发热,电池内部压力增大,风险事故频发。建议尽量不要出现过充电的现象。
9、电池过放电:如果电池过量放电,就会导致电压是负值,活性物质结构崩塌,形成电阻,电池内部异常发热,发生爆炸。建议尽量不要出现过放电的现象。
新能源汽车自燃是有哪些原因?有什么解决的措施,哪怕给用户几分钟逃生的时间也好呀?
(某品牌电动车自燃现场。)
从比亚迪,到众泰,再到特斯拉、现代,自燃问题困扰各大电动汽车厂商。据不完全统计,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失火***达40余起,包括多个品牌的乘用车和动力电池。
但,相比全国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来看,这个数字显然是微不足道的。所以,咱们对于新能源汽车自燃,不能“因噎废食”。随着电池热管理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一些防火绝热新材料的应用,新能源汽车只会越来越安全。
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本质是电池热失控。
(电池过充过放是热失控原因之一。)
热失控的诱因包括机械电气诱因(电池碰撞挤压、***等)和电化学诱因(电池过充过放、快充、低温充电、自引发内短路等)。当一个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之后,相邻单体受影响后也相继发生热失控,导致热失控蔓延,最终引发安全事故。
目前,业界解决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问题,主要从电芯改进和系统保护两个方面进行。
首先看对电芯的热管理。
以特斯拉为例,他们以蛇形管贴敷导热材料,围绕圆柱电池形成液冷系统。冷却剂由50%的水和50%的乙二醇混合而成,温差能够控制在±2%以内。
国内动力电池某知名品牌厂商,则在电芯之间放置气凝胶。气凝胶兼具高效的隔热性能和超薄的厚度,可在极其有限空间中进行保温隔热,并且一定的厚度可以对热失控有较好的延缓作用。不过,气凝胶只有单一的隔热功能,面对电池失效的火焰冲击会被烧穿。
再来看系统级的防护。
(某品牌动力电池包隔热防火设计。)
老牌动力电池企业比亚迪,***用液冷板方案,保证电池工作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内。冷却板可以用钎焊、搅拌摩擦焊、埋管等几种方式。
标签: 新能源汽车自燃原因及解决方法 电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