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动汽车锁电是怎么回事?厂家会有什么好处?车主又会损失什么?
因为液态锂电池过充就会产生枝晶锂,枝晶锂会刺破隔膜,使电池短路,电池短路,瞬间释放大量热能,使电解液大量分解,冲破包裹壳体而自燃,所以为了避免过充引起的自燃,车企就通过升级,将SOC锁定在90%左右,锁定SOC就使里程缩短,挪威用户已经就此状告特斯拉,并获得一大笔赔偿!现在车企不只是锁SOC,还降低充放电功率,因为充放电过程会造成正负电极结构损伤,结构损伤,就会使内阻加大,内阻加大,就会产生升温,升温,就会使电解液分解,电解液分解又会腐蚀电极,如此循环往复,进入恶性循环,当温控控制不住升温时,电解液大量分解,冲破包裹壳体而自燃!降低充放电功率,使充电时间加长,加速性能降低,在这些措施下,现在电池自燃似乎少点了,但用户的利益将受一定损失。由于电池充放电就进入恶性循环,所以液态锂电池最后归宿就是自燃!
看完就明白,为什么电动汽车频发“锁电”问题?一次讲透
一、什么是“锁电”
所谓的“锁电”就是通过BMS软件设定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SOC阈值,目的是防止电池因为过充电或过放电造成电池过热引起自燃,或者不可逆的损害引起充电性能衰减。
二、为什么要“锁电”
首先是充电,不管是NCM三元、LFP磷酸铁锂还是LCO钴酸锂,充电这一过程的本质是锂Li+从正极晶格出来穿过电解液隔膜到负极,嵌入石墨层间。
而在低温环境下,分子运动能力下降,电化学反应速度以及物质传输都会减慢。
太慢的锂离子/原子传输,会有大量的锂堆积在电极与电解液界面,挤不进石墨层里就会直接在负极表面得到电子变成金属锂,堆积成锂枝晶,极易造成隔膜破裂,从而引发电池内部短路,发生火灾。
而在低温放电过程中,如果放电深度过于“深邃”,同样是因为分子运动能力下降,Li+挤在正极晶格表面,在堆积之后顶端的锂失去了与负极的连接,成为“死锂”之后就是容量的永久损失,充电性能衰减。
除此之外,冬季电池的过放电还会造成SEI膜(钝化层)的增厚、电极材料局部晶格被破坏、电解液的极化分解等,这些同样是让寿命和容量永久衰减的关键。
三、解决/改善“锁电”电池新技术
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,续航里程相相应越长,能量密度提高意味着“锁电”问题同样会得到改善。业内专业人士指出,目前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都已经接近理论极限,高镍材料+硅碳负极单体能量密度极限在300Wh/Kg左右,目前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都已经达到这个水平。
标签: 已经倒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电解液